返回顶部
首页
涂料 | 行业 | 工具 | 成语 | 造句 | 近义词 | 三字经 | 歇后语 | 诗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装修百科 详细信息
中新健康丨天凉了,到底要不要“秋冻”?
2025-09-18    阅读量:29892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北京9月18日电(记者 张尼)最近全国不少地方气温下降,有人着急找出换季衣服,有人却坚决遵守“春捂秋冻”的原则。

  马上就要进入“乱穿衣”的季节,到底应该听谁的?

  为什么要“秋冻”?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背后是否有科学道理?

  “秋冬季节,随着气温降低,适宜增减衣物确实可以达到适应气温、提高免疫力的效果。”通用技术集团所属航天中心医院门诊部主任王志忠接受中新健康记者采访时表示。

  专家强调,事实上,秋季逐渐降温时,适度耐寒确实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更多免疫球蛋白,提高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此外,秋季微寒刺激可提升皮肤和黏膜的防御能力,反而过早添厚衣会导致汗液排出不畅,容易着凉感冒,出现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从中医角度讲,秋季阳气内敛,气温渐降,人体阳气逐渐向体内收敛,适当接触凉意可促进气血流通,避免过早闭藏导致“内热外寒”。

  秋季穿衣法则

  那么,所谓“秋冻”究竟应该冻到什么程度?怎样掌握增减衣物的标准呢?王志忠给出了以下建议:

  1.气温在20℃以上的时候可以相对减慢增加衣物的速度,通过微寒刺激提高身体免疫力。

  2.当气温降到15℃以下,并且持续两周以上,就应该及时增加厚衣物。

  3.“秋冻”应以“手脚温暖、背部微凉”为度。

  4.“秋冻”时,有些部位要避免着凉——腹部、脚踝和颈椎这3个部位一定不能挨冻。腹部受凉后不仅会出现腹泻,疼痛等慢性问题,女性还会加重月经期的不适症状。体质偏弱容易手脚冰冷的人,更应该注重足部保暖。

   这些人不适宜“秋冻”

  王志忠在采访中还强调,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秋冻”,以下人群在降温时应该及时增添衣物:

  1.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

  秋季节气温变化大,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因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降温应该注意保暖。

  2. 患有胃肠道疾病人群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降温时应注意护住肠胃,防止旧病复发。

  3. 患有呼吸道疾病人群

  患有慢性哮喘、支气管炎、慢阻肺、肺纤维化等疾病的人群应注意及时增添衣服,预防感冒。

  4. 患有骨关节疾病人群

  秋季,患有骨关节疾病的人群尤其应该注重患处特别是腿部保暖,防止关节受凉。

  5. 老年人群

  6. 孕产妇

  专家强调,根据自身的体质按照气温调整着装,才能在顺应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守护好健康防线。(完)

【编辑:张子怡】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涂料,coatingols.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业务QQ:23341571 或 业务微信:kevinhouitpro